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07:54:12  浏览:98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通知
国办发〔2007〕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经国务院同意,成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
  负责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拟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组成人员
  组 长:吴 仪  国务院副总理
  副组长:高 强  卫生部部长
      徐绍史  国务院副秘书长
      王国强  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医药局局长
  成 员:李 辉  外交部部长助理
      张 茅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吴启迪  教育部副部长
      刘燕华  科技部副部长
      丹珠昂奔 国家民委副主任
      王 军  财政部副部长
      王晓初  人事部副部长
      胡晓义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
      范小建  农业部副部长
      易小准  商务部副部长
      周和平  文化部副部长
      刘 凡  工商总局副局长
      宋明昌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
      张建龙  林业局副局长
      吴 浈  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张 勤  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汪永清  法制办副主任
      房书亭  中医药局副局长
  三、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协调小组在中医药局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督查落实协调小组议定事项,承办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办公室主任由王国强兼任。
  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协调小组成员需要调整的,由成员单位向协调小组办公室提出,报协调小组组长审批。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三明市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


明政文〔2003〕122号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三明市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已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一:三明市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
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一:
三明市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营林的积极性,推动森林资源培育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闽政[2002]52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一、适用范围与执行时间
凡1998年1月1日以后营造的人工用材林均适用本规定。
二、明晰产权,加快林地林木流转
(一)集体所有的林地,要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取信于民。对自留山、有承包合同的责任山等产权明晰的经营形式要予以稳定;对仍由集体经营的林地,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允许采取承包、拍卖、招标、股份合作、租赁等形式,确定林地的使用权。
(二)鼓励个人(含机关干部)、法人(含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通过各种形式投资造林和从事经营管理。所营造和经营的林木在经营期内,允许转让、继承和捐赠。属个私及外商等非公有制所有的林木,流转时可由转让双方自行商定价格;属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林木,必须经过林木资产评估后,公开拍卖,或由转让双方根据评估值协商确定转让价格。
(三)未发证的新造林地或林权发生变化的林木,林业生产经营者可按林权登记发证有关规定及时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林权登记或变更申请。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审核后,符合规定的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及时变更、注销或核发林权证。
(四)个人在现有荒山、荒地及荒废果园造林的,享受自留山政策,发给自留山证。
三、调整人工用材林有关林木采伐管理政策
(一)对人工用材林,除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外的经营者可在林业部门指导下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经营者可根据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自行调整培育目标,并报林业部门备案。允许经营者自主选择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根据培育目标自主确定采伐年龄,并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个私造林规模达1000亩(含1000亩),企业工业原料林规模达2万亩以上的,如有需要可申请实行林木采伐指标单列。政府鼓励培育大径材,对培育大径材的单位和个人,林业部门给予种苗和技术支持。
人工营造的珍贵树种用材林,采伐管理视同一般用材林。
(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法督促林业生产经营者在林木采伐后及时完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并实行采伐迹地更新与林木采伐许可证发放挂钩制度。对采伐后当年或翌年没有及时完成更新造林的,停发下一年度采伐许可证,直到完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为止,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对于出具虚假造林更新合格证明,或者无造林更新完成证明而发给采伐证者,按照造林事故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对包括1998年以前营造的人工用材林,鼓励经营者在林业部门指导下,按照《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关于开展用材林抚育间伐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政办[2003]45号)和《三明市林业局关于印发〈三明市伐区简易调查设计技术方法。〉(试行)的通知》(明林[2003]政资79号)的要求,切实做好用材林抚育间伐工作。
(四)林农采伐自留山林木符合条件的,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应优先发放采伐许可证。自留山新植林木的采伐不受林木年龄的限制。采伐自留山林木参照商品材办理采伐许可证,其采伐指标纳入集体采伐指标。
(五)在非林业用地上营造的人工用材林,不纳入限额采伐和计划管理。经营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采伐年龄。林木采伐实行即报即批,运输手续参照人工用材林办理。
(六)为促进竹业发展,今后不再下达竹材生产计划,取消毛竹伐区作业设计,由乡(镇)林业站依据经批准的“十五”期间的采伐限额指标和村集体、经营单位或竹农个人提出的采伐申请书办理采伐许可证。简化毛竹调运手续,允许凭毛竹采伐许可证和供需双方确定的规格、数量,先行开具林业税费票据、填写检尺码单和办理毛竹运输证,凭单检量,凭证运输。对农户或联户以竹材为原料进行季节性、临时性简易经营加工的,采取当地林业站报备制。农户要求办理加工许可证的,可以随到随办;以竹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纳入林政资源诚信等级管理范围的,按其诚信等级的不同,分别采取核准制、申报制和备案制进行管理,方便企业经营加工和运输流通。
四、规范用材林有关税费政策
(一)规范用材林的木竹税费征收项目及标准,除按省政府以上文件规定征收的木竹税费外,其他任何部门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中幼林抚育间伐材按《福建省中幼林间伐材税费减征管理办法》规定,购销环节农业特产税按50%征收,育林费、维简费按现行标准的50%征收。
(二)人工用材林在采伐时,其税费征收按照农村税费改革有关政策执行。
(三)按上款标准征收的维简费和70%的育林费采取自提自用办法,留给生产经营者,存入银行专户,专项用于造林育林,并接受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30%的育林费,按省政府规定,省、设区市和县分成比例统一调整为1׃1׃1。
(四)非林业用地采伐的木材免收育林费和维简费。
(五)加工企业营造工业原料林的资金投入可按国家统一规定核算,纳入加工产品成本,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六)加工企业的原料林基地生产的“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的利用,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2号)和《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林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闽经贸资源[2001]731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五、强化人工用材林科技支撑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林木种苗建设,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为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林木种苗新品种引进与驯化、良种选育、林木定向遗传改良、优良乡土树种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用材林的种苗供应质量和水平。
(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收取的育林费中要安排3—5%资金,专项用于林木定向培育技术研究、营林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试验示范林建设,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营林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推广应用林业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以各种形式创办人工用材林试验示范基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有偿方式参与人工用材林建设,收入归个人所有。单位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参与人工用材林建设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其净收入的30%可归个人所有。
(五)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人工用材林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服务,帮助经营者不断提高人工用材林经营的水平和质量。
六、加大人工用材林资金扶持力度
(一)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速生丰产林建设资金、林业项目贴息贷款以及其他政策性贷款,用于扶持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二)允许用材林经营者以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用于人工用材林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所抵押的林地、林木的权属登记及其林木采伐等方面的管理。
(三)新建或扩建以木竹为原料的加工项目的,应落实原料林基地建设资金,原料林基地建设要与项目同步进行。
七、规范人工用材林建设管理
(一)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人工用材林建设,协调解决人工用材林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指导本辖区内的人工用材林建设。
(二)对人工用材林,在经营者取得合法林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应报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林业主管部门应在造林验收合格后出具造林验收合格证书,作为林权所有者的临时凭证和兑现人工用材林有关政策的凭证。
(三)各种经济组织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营造的人工用材林,须报经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单独建立营林档案。
(四)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外商参与人工用材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维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八、加强对人工用材林建设的领导
组织实施植树造林是《森林法》赋予各级人民政府的神圣职责,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既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发展人工用材林作为一项发展山区经济的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领导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状,并把人工用材林建设作为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考核、通报。要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为实现生态市和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通知

吉政办明电〔2009〕94号


各市 (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我省1955年开始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逐年上升。2004年至2008年,我省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一直处于全国的前三位。今年截止到7月9日,全省共报告出血热病例616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3,死亡10例。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效遏制出血热疫情,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流行性出血热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性,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防治措施。要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经费、人员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要根据疫情流行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保证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防治的整体合力。卫生、财政、发展改革、农业、牧业、林业、教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三、继续完善和加强疫情报告监测工作。各地要根据 《传染病防治法》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统计、分析、监测和报告,重点加强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不得瞒报、漏报和迟报。要加强对人间、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及鼠密度、鼠间带毒率监测,了解主要疫源地的变化趋势,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调查及流行毒株的监测,开展疫情的预测和预报,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从即日起,流行性出血热医疗救治以市 (州)为单位实行网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省卫生厅向省政府实行周报告制度。报告内容包括:累计住院人数、累计出院人数、现住院人数、重症病例数。重症病例要实行即时即报制度。

  四、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省级流行性出血热定点医院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各市 (州)、县 (市、区)也要成立定点医院,收治辖区内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要确定医疗条件、技术较好并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为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对重症患者采取专家会诊、逐级转诊、120转送等机制,保证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省里将下发 《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诊疗方案》,并成立由传染科、肾病科、ICU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到重点地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各市 (州)、县 (市、区)也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组织和指导辖区内流行性出血热的医疗救治工作。

  五、继续狠抓灭鼠工作。各地要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卫生城镇创建工作,搞好环境卫生的整治,消除鼠类栖息、繁殖和活动的条件。混合型和家鼠型疫区应在春季流行高峰来临前重点做好灭鼠工作,有效降低当地的鼠密度,切断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六、加强技术指导和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各地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培训重点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使基层医务人员能够掌握流行性出血热鉴别诊断、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等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断和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疫情管理及分析等专业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技术指导,确保对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七、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点疫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目前农村青壮年是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主体,要把这部分人群作为重点,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我省已确定30个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县 (市)为重点疫区,并在重点疫区实行免费应急接种工作,目前第一批疫苗已经到位。各地要认真做好基础调查,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保证安全、规范、科学、有效接种。其他地区也应遵循科学、自愿的原则,对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接种,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遏制疫情扩散。

  八、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采取印发宣传单、制作宣传板、举办现场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宣传工作要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通过宣传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7月20日